圖片名稱

03

2022

-

08

天氣炎熱,危化品儲運要防高溫


夏季炎熱,易燃易爆等危險化學品事故風險高。省應急管理廳提醒企業,高溫高濕的夏日是危化品火災、爆炸多發季,儲存、運輸過程中必須控製好溫度和濕度,尤其要防止溫度過高引發事故。

四大因素導致高溫天危化事故多發

為什麽危化品火災常發生在高溫季節?省應急管理廳介紹,危化品中易燃液體的膨脹係數普遍較大,儲存在密閉容器,受熱後體積膨脹,蒸氣壓增加,使容器內部壓力增大。若超過容器所能承受的壓力,就會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破裂。液體膨脹超過其容量就會外溢,若是氣體膨脹就有爆炸的危險。

夏季氣溫升高使液體的蒸發速度加快,溫度越高,液麵上的蒸氣濃度就越高,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的可能性就越大,火災爆炸危險性就越大。因此,當環境溫度超過易燃液體的沸點時,就容易發生危險。

受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,許多危化品受熱後容易分解,釋放出氧氣甚至氧原子,使其它物質氧化,同時釋放大量的熱。如果通風不良,熱量積聚不散,致使溫度升高,又會加快氧化速度,產生更多的熱量,促使溫度繼續升高。當溫度達到物質的自燃點時就會自燃起火。

此外,由於危化品複雜的特性,使得某些危化品的放熱反應比較難降溫、難控溫,進而容易發生超溫現象。

儲存:倉庫內溫度保持在28℃以下

危險化學品倉庫應采用不導熱的耐火材料做屋頂和牆壁的隔熱層,屋簷要適當加長,以阻止陽光射入倉庫。庫牆要適當加厚,常開窗,采用間接通風洞,設置雙層門,雙層屋頂。窗玻璃漆成藍色或選用磨砂玻璃。

要注意控製濕度,設置濕度記錄裝置,配置通風、除濕等濕度調控設備,根據庫房條件和所存物品的需要,正確調節控製庫內濕度。

溫度同樣需要控製,要為倉庫設貯水屋麵或在倉庫屋麵上設置冷卻水管,氣溫在30℃以上時噴水降溫,使倉庫內的溫度保持在28℃以下。在倉庫屋頂鋪石麻袋,能增加隔熱性能,也可將庫房屋頂、外牆和窗戶玻璃塗成白色,減少輻射熱的吸收。視物品性質和包裝情況而定,有些倉庫可在地麵上澆井水、放冰塊,有條件的安裝空調進行降溫,或在早晚和夜間開窗通風,放入冷空氣,中午關閉門窗,防止熱空氣進入。

貯罐頂部應設置降溫裝置,在氣溫達到30℃以上時,開啟冷卻水泵噴淋降溫。貯罐不能裝得太滿,需留出5%~10%的容積空間,防止桶內危險化學品受熱膨脹而發生燃燒或爆炸事故。貯罐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臨時露天存放的,應采用不燃材料搭建遮陽棚,有時要用皮管定時噴水降溫。

運輸:選擇合適時間、合適溫度

危化品運輸應在車上裝棚杆、搭涼篷,要通氣避光,特別要防止陽光直射。根據危化品的性質,隨車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。根據貨物特性選擇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運輸,例如若易燃品閃點在28℃以下,日間氣溫又高於28℃時,應選擇在夜間運輸。

出現車輛故障、事故、貨物撒漏等緊急情況時,要根據貨物的爆炸、易燃、腐蝕、劇毒、放射等不同性質,按照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和操作規程妥善處置。車輛妨礙交通又難以移動的,要按規定開啟危險警報燈,普通道路在車後50至100米處、高速公路在車後150米處設置警告標誌,夜間要同時打開示廓燈和後位燈。

先期無法處置時,要將車輛停靠在盡可能空曠,遠離人群、水源的地方並及時報告,報告時應詳細說明危險貨物名稱形狀、數量和泄漏情況,便於相關部門第一時間有效處置。

玻璃鋼儲罐